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活动快讯 > 正文

本科生党支部“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见证中国式现代化”红色实践活动纪实

2024-06-07|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0次来东北考察,3次召开东北振兴座谈会,为东北振兴把脉定向。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六大红色标志在百年党史中熠熠生辉。

为教育引导学生骨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2024年5月18日至19日,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组织来自11个学院(部)的25名优秀学生成员前往沈阳、抚顺等地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见证中国式现代化”红色实践活动,其中12名学生为马克思主义学部本科生党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活动由学部辅导员宋冰老师、本科生辅导员王梓涵老师主持。

动员会上,指导老师明确了本次红色实践的学习目标和成果要求。25名同学根据个人兴趣和意愿分成5个学习小组,分别对应“抗日战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共和国工业成长史”“雷锋精神”“航空报国精神”5个学习单元。各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在出发前的集体理论学习会上进行交流展示,小组代表依次介绍了各场馆的建立背景,让全体同学带着问题与思考前往场馆寻找答案。

5月18日上午,同学们来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及对我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体悟到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艰辛与不易,进一步理解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

随后同学们来到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1931年9月19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次日,中共满洲省委发出了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小组领学人吴天昊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共满洲省委成立的历史背景,同学们共同学习了革命烈士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赵一曼从这里奔赴抗日第一线、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殊死的斗争的英雄事迹。

5月18日下午,同学们来到中国工业博物馆,这里见证了中国工业的历程,也是2024年春晚的分会场,是展示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一张名片。同学们依次参观了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铁西馆、汽车馆等五大主题展厅,从第一台机床到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这些珍贵的工业遗产彰显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辉煌成就,也让同学们对振兴东北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航空卫国、航空报国、航空强国。”5月19日上午,同学们来到了沈飞航空博览园。沈飞集团诞生于抗美援朝时期,集团70年来研制生产40多种型号数千架歼击机并装备部队,填补了一系列国防建设的空白,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202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沈飞集团“罗阳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攀登,在促进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上积极作为。一架架战斗机让同学们感受到我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也深受沈飞人传承的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感染,激发了科研报国的热情。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5月19日上午,同学们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近20万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英勇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在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同学们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烈士遗物追忆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丰功伟绩,感受到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纷纷表示要在投身强国伟业中彰显青春担当。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5月19日下午,同学们来到抚顺雷锋纪念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同学们看着一篇篇雷锋日记的原稿以及他读过的书籍、一幅幅雷锋热心帮助群众的油画,深受感染,一致表示青年一代要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雷锋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阵地。当来自不同地方的大家,共同在国歌墙前唱起《义勇军进行曲》时,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革命先烈同频共振,站在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看着他们留下的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和敬意。从1931到1945,迈过一个个年份,我们从黑暗走向光明,这种历史记忆不仅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繁荣,也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本次红色体验,我们追随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沈阳。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我感受到了中国工业发展的艰辛与不易;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下,我感受到了烈士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在抚顺雷锋纪念馆,我追随着雷锋的人生足迹,一步一步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作为立志成为思政课教师的马部学子,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将本次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

参观雷锋纪念馆后,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更加真切了。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事实也正是如此,践行雷锋精神不需要轰轰烈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践行雷锋精神,成为一颗“螺丝钉”,乐于助人、甘于奉献也是雷锋精神的生动体现。雷锋是新时代青年的榜样,争做“活雷锋”是每一位青年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学部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将其作为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学部以“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见证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于2023年10月组织150名学生前往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北大荒集团等地开展实践活动,于2023年11月组织100名学生前往长春新区规划展览馆、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开展实践活动。下一步,本科生党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将围绕研学主题形成微宣讲,将所见所学所感带到党日活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中、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Copyright ©2016 marxism.ne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