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动态 > 通知公告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部“卓越未来教师”素养提升训练营 暨大学生讲思政课选拔赛系列活动方案

2023-03-14|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锻炼学生教师技能,以本科生讲好一个知识点、研究生讲好一堂思政课为短期目标,培养学生由单纯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核心价值观转为深刻理解并主动传播为长期设想,最终引导学生价值观的自我生成,特举办大学生讲思政课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 活动时间

  3-5

二、 活动人员

学部全体在籍本科生、研究生

三、 活动内容及流程

(一)报名

本次活动面向东北师范大学全体在籍本科生、研究生,学生可跨专业、跨年级自行组队,每支队伍最多6人,最少4人。负责人需319中午12点前将《附件1 “东师青年说”大学生讲思政课系列活动报名表》命名为“团队负责人年级+团队负责人本/+团队负责人姓名”的形式发至Xuexb2023@163.com

如若组队不成功,也可以个人身份参与本次思政课线下常态化培训,共同观看名师示范课、进行模拟训练等活动。报名人需在319日中午12点前将《附件1东师青年说大学生讲思政课系列活动报名表》命名为年级+/+姓名的形式发至Xuexb2023@163.com,并及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东师青年说选手群。请所有参赛选手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东师青年说”选手群。

 

(二)常态化培训——周一课

通过线下培训的方式,每周对队员进行教师技能和讲思政课的系统培训

线下培训:每两周周三下午,邀请教师培训思政课相关理论政策、教案设计、说课、备课、三字一话等各方面的教师技能,并组织观看名师示范课、进行模拟训练等。

)以赛促练

1. 思政课教案和说课比赛

各参赛小组在参与集中培训后,自行组队,4-6人的团队为单位,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思政课范围内自行选择主题,进行教案设计和说课设计比赛。

教案比赛以团队方式参赛,每个小组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教案模板(附件2)撰写一个教案参赛,主办方聘请专业教师进行评选

说课比赛由各小组录制集体说课视频的方式进行参赛。视频材料要求:一是录制视频能够呈现入选团队选定的授课内容,提倡有创意、有巧思、设计新颖的视听表现形式。二是视频画面清楚,不抖动、不倾斜,像素不低于720×576PIX。三是音频要求发音清晰,内容与视频画面同步。四是提交视频时长要求为12分钟。说课比赛拟邀请教师评委进行评审,通过思政课教案比赛和说课比赛评审的小组可继续参与下面环节的比赛。

2.思政课讲课比赛

 该环节拟在所有周一课培训结束后进行,各小组需进行12分钟的思政课讲课展示,各小组自行选择一名主讲人,团队需要集体准备授课内容和PPT进行展示,各小组按照之前成绩排位高低,先后选择本场比赛的出场顺序,比赛结束后根据各团队的讲课评审分数为依据,评选出本次活动的最终奖励和名次。

)评选和颁奖

 活动结束后对参与活动的全体成员进行评定和奖励,活动共设团体奖和个人奖两个部分,根据各小组比赛成绩和个人积分排名设以下奖项:

1、团体奖励

本次活动团体奖项根据各小组获得的成绩评定,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

团体单项奖:教案比赛和说课比赛成绩最高小组分别最佳教案奖“最佳说课奖”讲思政课比赛决赛成绩最高小组获最佳思政团队;拍摄vlog最美小组可以获得“最美记录奖”。

得以上奖励的团队每个小组队员均可获得比赛奖励认证证书。

2、个人奖励

各小组成绩排名前三的组负责人自动获得思政课之星荣誉;粉笔字比赛和硬笔字比赛(各占比50%)个人积分累积排名前三的成员获得教技之星荣誉。 

3、颁奖典礼

活动主办方将于本学期末,集中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颁奖典礼,对人和团队奖励进行现场表彰,并邀请优秀个人进行展示和总结发言。

四、 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宣传。各年级积极组织动员学生参与本次活动,鼓励学生根据本学院、本学科专业特色、学生特色有针对性地设计思政课内容。活动过程中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进行宣传,为活动造声势、发强音

2.注重比赛公平。在活动过程中如有异议,可与主办方进行联系,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3.塑造榜样典型。在组织选拔、参与培训、以赛促练、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全程记录思政课宣讲团活动事迹、成长轨迹,打造精品团队和杰出个人,凝练备课备赛过程中的优秀事迹,将经典讲课片段、人物事迹、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挖掘、整理。

 


 

 

 

 

共青团东北师范大学委员会

马克思主义学部

 

Copyright ©2016 marxism.ne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