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动态 > 学部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部师生赴吉林省博物馆参观学习

2023-03-14|点击数:


 

新春伊始展新篇,探寻“吉”忆踏歌行。38国际妇女节当天马克思主义学部260余名本研学子赴吉林省博物院参观,共同感悟文化魅力学部团委书记兼2022级本科生辅导员吴桐老师、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白天伟老师和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王奕昕老师的的带队参访。



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展厅,同学们仿佛走进了长安大道连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的长安城,在精致的唐代文物中领略古代珠翠照花颜的女性之美。

 

“团·魂——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群英展览”中,同学们共同追忆了赵一曼等女性英烈的飒爽英姿和英雄事迹,了解了近现代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吉林女性同胞响应号召,英勇战斗的历史诗篇。

 

白山松水的记忆——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中,同学们共同重温白山松水的记忆,了解星罗棋布的考古遗迹,探访历史悠久的文物菁华,感悟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的勃勃生机。

 

往返大巴上同学们一路欢歌,洋溢着欢声笑语,彰显着青春的力量。经过此次参观实践,广大学子更加深入地了解东北地区优秀历史文化,增进了对中华文明的了解与认同,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奋斗斗志更加昂扬。马克思主义学部会继续深入开展红色体验,带学生走出去,在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前沿、企业生产线感悟时代脉搏,弘扬奋斗精神。

 

实践感受

 

1 杜林桐

感谢学部和年级举办了春日伊始展新篇,探寻忆踏歌行的吉林省博物馆参观活动,让我在片羽吉光中感受到了文物的异彩纷呈和历史的博大精深。从东方之都乐居长安再到丝路胡风,大唐盛世的风貌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二层白山松水的记忆反映了吉林省的沧桑历史与文化变迁,作为一个吉林人,很难得这么近距离深层次的追寻家乡的记忆,更让我对这片土地更加敬仰爱恋。此次的博物馆之旅有细致的老师,有热情的同学,更有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文物瑰宝,定能成为我们难以忘怀的记忆碎片。

 

2组 宋景辉

历史裹挟着数千年的颂歌与叹息,浩荡向前。永远的长安,如同一场幻梦,梦中承载着一整个繁华古城的喧闹。在梦里,会有鲜衣怒马少年郎,也会有无数女子对镜梳妆。白山黑水下的东北,却分明闪动着永不褪去的血色。立于百年前的历史河畔,凝望战争中的英雄儿女,缓缓移动的几步,可能就走完了他们的一生。我深知,短短几字几句不能概括他们波澜壮阔的生命,但他们生命过后传承下来的精神,将通过这些描述永存今人心间。将历史溶解于血脉,将文明延续至未来

 

 

3组 费瀛萱

博物致知,不虚此行。都说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沉淀了一座城的记忆。38日,我与马克思主义学部一行同学和老师一同参观了吉林省博物馆。里面所展示的跨越五千年历史的铜镜,让我们以史为鉴,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件件文物,它们无需言语,便能让我们读出五千年岁月流沙的年华流转。它们沉默不语,便是历史的代名词,过去的见证者。博物馆是一座城的眼,通过这次出行,我们对历史去观察、去研究、去归纳,我们再一次静下心来感受历史文化,重拾关于历史记忆的碎片。

 

4组 滕晓冬

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一山松柏做伴娘,白山松水是永远的家乡。吉林省博物院的参观之旅勾勒出了一幅绚烂的文明画卷,从蒙昧到文明,文化在此滋养,民族在这此融合,这里有独一无二的民俗,这里有艰苦卓绝的斗争,这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凝聚了我们充沛的民族情感。本次参观,一方面加深了我对这片生养我的土地发展历程的了解;另一方面,更让我近距离体验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绝美的艺术价值,文明互鉴互通创造出了繁荣的民族文化,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与不断创新创造的决心。

 

5组 李杰

三月八日国际劳动妇女节这天,我有幸参加了由学部组织带领的吉林省博物馆参观活动。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吉林省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永远的长安”专题展览馆,通过丰富的文物和图片资料,生动地展示了长安这座古都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魅力,让我这个秦陇大地的孩子心中莫名有几分自豪与温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吉林省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到了吉林人民的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

 

 

 

Copyright ©2016 marxism.ne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