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动态 > 学术动态 > 正文

社会科学处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部党委联合召开​“学习贯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研讨会”

2020-10-09|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东北师范大学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工作方案>》(东师党发字〔2020〕43号),9月25日,社会科学处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部党委联合召开“学习贯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研讨会”,社会科学处主要负责同志及马克思主义学部理论中心组成员、思政课教师代表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社会科学处处长王春雨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部党委书记孟宪生教授、副部长李爽、段妍、荆雨、史巍等理论中心组成员和思政课教师依次发言,部长庞立生教授作总结发言。

社会科学处处长王春雨教授主持会议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2020年9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是《求是》杂志自2019年1月1日改版以来,首次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文章,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近期,学校制定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工作方案》,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组织思政课教师加大对文章的宣传阐释力度,从学理角度、学术高度深入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重大论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组织开展主题聚焦、形式丰富的学术研讨活动,形成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按照学校要求,今天,社会科学处党支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部党委联合举办学习贯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召开正当其时:继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本周,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结合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和学校自身发展定位,将自身的特色和优良传统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中,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学部是全国重点马院,担当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任务,厚积“信仰弥坚、术业专精、立德成人”之精神,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我们在这里要感谢学部党委领导和各位老师的支持,首先请学部党委书记孟宪生教授发言,接着请大家依次发言,最后由部长庞立生教授进行点评。

马克思主义学部党委书记孟宪生教授

从学部的角度非常重视这次深度合作,希望以后这样的形式会多一些,创造进一步协同发展的条件。去年“3.18”讲话之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了学部范围的座谈,前两天我们又开了一次教授委员会班子成员的专题学习会议,每一次学习都有新的收获。从我个人的角度去理解,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重点还是从三个维度来把握。

第一个维度就是怎么看待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历史贡献。在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史上,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集中进行阐述还是第一次,其贡献显而易见。为此,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构成、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重要遵循、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思想指导等维度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的历史贡献。

第二个维度就是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要论述的突出特征。目前实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价值体系的转换不到位,亟需破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创新问题;不同学段课程设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衔接不到位,亟需破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体化建设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水平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的匹配不到位,亟需破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队伍建设问题。面对亟需破解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一体化和队伍建设问题,构成了“论述”的核心内容,为科学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点任务明确了方向。

第三个维度就是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总的来说,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具体要把握好几个环节:一是从党的战略需求、民族复兴需要和学生成长成才诉求相统一维度,科学把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根本遵循;二是从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维度,科学把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核心任务;从构建“大思政”格局维度,科学把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推进主线;从构建系统评价体系维度,科学把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关键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李爽副教授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之后,马克思主义学部不仅组织了深入的学习,而且很多实际工作已经开展起来。今年在《求是》杂志上再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文章,我作为一线的思政课教师,深切的感受到总书记对思政课的深厚感情和殷切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是站在教育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思政课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我觉得在宣传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文章中要关注几个方面:

第一,要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要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理解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育人的工作。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是教师。在学习宣传中,我们要注重将思政课立德树人工作与人才培养紧密联系起来,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新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要注重把握思政课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要把握教育规律和新时代教育发展形势,使思政课教学符合国家建设的要求;要把握新时代青年成长规律,从学生理论需求和发展要求的角度推进教学改革;要深刻总结思政课自身教育教学的规律,把握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质,推进思政育人实效。

第三,要深入发掘思政课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新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强调了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我们可从纵横两个线索来把握。纵线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衔接贯通,横线是各类课程和各种教学方式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这两条线索构建了思政课合力育人的基本框架。东北师范大学已经开始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组织编写大中小学一体化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南;组建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共建的手拉手教学团队,梳理思政育人指标体系。在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我们推进问题式专题教学改革,探索小班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思政课教学理论研究,加大力度推进三全育人,形成思政育人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段妍教授

我从2007年来马学部工作,一直讲思政课,已经讲了13年了,也算是一线老教师了,所以“3.18”讲话到2020年的讲话,总书记发表的文章确实让我体会很深,国家对思政课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了,深刻体会有三点。

第一,讲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第二主要讲到思政课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第三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首先讲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里面我们也看到思政课的作用在哪里?一线教师在讲思政课过程当中可能要给学生讲清楚思政课是要讲党的,讲党和国家的创新理论和指导思想,重点不是要去讲阐释个人的观点,要讲如何始终来把握思政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显著的差异,思政课可能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我们是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就是我们要给学生去讲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讲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学生往真理的制高点上带,要让学生心中要有国家和社会,要给他们价值观上的引导。

思政课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国家也特别重视大中小一体化的建设,大中小学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开设思政课,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我们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的保障。我们如何在新时代做好立德树人的大文章。

第三就是说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责任重大主要体现在哪里?我们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们在讲课过程当中,我们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是十分必要的,思政课要讲中华民族的故事包括中国共产党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以及改革开放的故事,同时还讲特别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我觉得这三方面来讲,国家对思政课的建设,对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为止是达到空前高度一个重视程度,我基本上谈这些。

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荆雨教授

虽然我是哲学专业的教师,但对思政课是不陌生的。去年学校组织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我积极参加,从中国哲学史专业课程角度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等问题。我觉得在专业课教学中贯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才能入脑、入心?就个人课程教育体会而言,老师和学生首先要建立一种思想问题的亲和力,所讨论的问题学生感到亲切,比如说我的专业课,讲到孔子儒家伦理,结合问题给学生设立一个讨论的主题,儒家伦理和现代法治的关系、仁和孝是否是矛盾关系。在课堂上引导和讲授,课下进行辩论的形式,在专业课教学当中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大一的学生,观念不一定完全的成熟,但是辩论讨论非常激烈。之前要布置一些准备,投入很大,收获很大。围绕这个热点问题,趁热打铁,请围绕儒家伦理最有发言权和说服力的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做专题讲座,之后学生再进一步完善作业论文,并在学校校刊上择优发表。再比如说我讲老子的形而上的道的时候,小女孩听得迷迷糊糊,下一步讲道法自然的时候,围绕生态平衡,包括新冠疫情涉及到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时候,它们就非常感兴趣。思政课讲的内容能让学生非常深切的接触,举的例子要学生感兴趣,教师讲的时候要有很深切的体会。老师体会这么深,老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学生自然就感兴趣了。总书记在关于思政课教学的讲话里面有很多重要的提法和指导思想,我做了很多笔记。每个老师都是思政课教师,每个教师要从自己做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努力。

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史巍教授

向各位老师汇报一下我的学习体会。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系的全体老师都参与了思政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思政课有一些真切的体会和理解,再次重新学习总书记《求是》文章,觉得这确实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南性文章。我主要谈三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把握总书记讲话对思政课建设的重大意义。从横向上我梳理了一下总书记在近几年开的座谈会,比如近期的企业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经济领域专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还有之前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等。座谈会当中集聚的人群和群体都是关涉到社会发展重要的关键群体,专门针对一门课程开的座谈可以看出总书记对思政课的重视。从纵向看,总书记以往在思政工作会议包括教育大会都讲了一些关涉思政课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在之前的内容中更多论及思政课的原则、要求和目标等,围绕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上有非常清晰的表述,《求是》文章在前者的基础上既有总体上宏观的把控,又有具体的路径,我觉得这篇讲话确实意义重大。

第二,从总体和具体两个维度认识总书记讲话对思政课建设谋划布局。总体上看总书记这篇讲话还是围绕着思政课本身在育人育才定位上去把握思政课重要意义以及建设思政课的一些关键环节,同时总书记在这篇讲话中又涉及课程内容、教师和体制机制评价等等诸多问题,这些都聚焦了思政课中最关键的环节,既有对整体性的把握、具体可行的描述和理论高度,在高度上总书记说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非常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党对思政课的态度,我们不像其他国家一样只搞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而是把思政课作为宣传传播我们党和国家声音的一种渠道,这是一种非常鲜明的态度和高度。同时再次重读《求是》文章,其中的很多表述直接切中思政课老师心中所想的问题,比如有些老师在讲到思政课敏感问题的时候有的时候会绕着讲,怕出意识形态的问题;比如思政课在评价过程当中可能和其他专业课评价不一样;再比如讲到社会上对思政课非学术无学术简单认识的问题,这确实能证明总书记对思政课及其相关问题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和关注,而且也想到了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课程发展的一些关键的问题。

第三,从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内容形式的活化两个层面落实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铸魂育人要求。我觉得从总体上最重要的是怎么样坚持落实新思想进行体制创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小一体化,重新设计和安排教学基本架构等。其次从内容和形式的活化上精致设计内容和形式。思政课要切中学生所思想所才能打动学生。我们近期在学部的社会工作实验室策划了“市场行为与道德选择”工作仿,设计了一系列虚拟实验,通过实验证明即使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很多人做出正确选择达到最优效果实际上考量了他者的意义,对问题选择和作出判断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自觉和不自觉内心潜在道德的判断,这种实验性探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人的社会性和道德选择的自觉性,会对道德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再次思政课的问题式教学是一种好的方式。因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有自身的想法,有个性,所以我们要善于表达、更善于倾听,在课程中应回应学生成长发展当中的困惑和问题,通过专题式教学解决那些最关键的、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可能这样思政课会更有效果。最后,思政课也要有温度。学生在今天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掌握知识性、信息性的东西可能不比老师少,所以思政课教师可能要有一个坦诚探讨、教学相长的态度,才能让思政课更有温度。这是我的理解,谢谢各位老师。

马克思主义学部刘迟副教授

我不是思政课的老师,但是在学部一直也深受感染,今天在这里学习总书记讲话,觉得很荣幸,很有感触,也有一些启发,感触是,总书记有一个部分谈到他自己上初中的时候,政治老师讲焦裕禄的故事,突然间很有共鸣,想到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对政治老师是挺有感情的,他就是用故事、历史真实来给我们分享,高考之后,我还会家人朋友说政治课没有上够,后来很荣幸和政治课老师成为了同事,突然间想到了这个。启发是总书记谈到了一部分思政工作一条线的,是全方位的,是各类课程要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要形成融入性,嵌入式,渗入式一个协同效应,我们做专业课也感觉到确实是这样,上学期在学部支持下做了课程思政教改的探索,当时是结合抗疫期间真实的案例,跟学生做了在线课程的讲堂,当时用真实的案例,一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更活化弥补在线教学有一些局限性,让同学们更好的吸收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同学们的家国情怀,激励他们在这个时期意识到坚定信仰,激励他们的担当,这个课程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看到总书记讲话中谈到政治性、学理性统一其实就是对课程思政,我们做专业课的时候也是非常具体明确的指导方向,另外在理论性实践性统一,我觉得其实是对课程思政,我们也做专业课也是非常具体的明确指导方向,在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我这里更夯实一点,因为我们做专业课会比较强调实践现实问题思想和研究的统一,但是很关键的是我们也要做政治信念的教育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让同学们可以把人生抱负落实到学习和行动中,在学习过程中我去考虑我的教学和工作的话也会更清晰的方向,这也是下一步应该更深入探索的。

另外,听到很多老师讲的时候很受学习,尤其灌输和启发性统一我觉得很有学习必要,因为这个部分可能启发性教学,创造性教学也是我们在探索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关键是让学生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这是一下让我感觉到是一个点,我引导他,如何把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用教育的合适的方式在今天的时代给今天的这些学生更好的进行一种课堂的教育,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就是想分享这些。

马克思主义学部李玉敏副教授

刚才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我感觉说的非常好,让我感触颇深,首先,印入脑海的是,在我学习总书记讲话当中,看到他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希望精心引导和栽培”,他提出蒙以养正,告诉我们孩子要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这个典故让我深受启发,联系生活实际,我想起在教育自家小孩儿的过程中的事例。因为我家小孩在附小五年级,我记得很清楚,去年春天的时候,他上完课回来之后问我,“妈妈你抢过食盐吗?”我当时非常奇怪,后来得知是他们老师在上课时给他们讲日本核泄露,核泄露后中国的民众怎么抢盐的事情。教师上课的引导性教育,往往会增强和锻炼孩子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所以,思政课上课堂的老师对他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学会思考。第二件事情,前段时间他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冀中平原的地道战》这一课,回来就又问我,“妈妈那个地道战当时是怎么打的?”接下来,作为思政课老师的我本能上线,想给他看了《地道战》的电影,让他看了一大半,孩子看了之后感触特别深而且教育效果页特别好。第三,附小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思政的教育。我记得应该是在去年的时候,附小在全国一个评比当中位居全国小学第三。上完课回家后,我儿子问了我一句话,“附小排名全国第三,妈妈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他又问“那你们东北师范大学全国排第几?”他还引以为傲的说,“我们附小比你们师大还厉害”。这些日常的思政引导、宣传教育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从小爱学校、爱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这个让孩子感到爱国,爱校,增强集体主义教育。我联想总到书记提到了大中小一体化,从小学思政开始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十分重要的,蒙以养正,对孩子影响特别深。从小教育是扣好孩子们人生中第一粒扣子,孩子在这个开始就接受这样的熏陶,让他认为自己所在环境和国家荣誉感非常重要,到了大学的时候,老师怎么样在那种润物细无声当中把教育传达下去,需要老师思考,接下来怎么做,我想到就这么多。

马克思主义学部李婧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这关系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同时总书记提出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的“六要”标准,以及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这对于我们正确看待思政课、讲好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意义重大。

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和具体要求、对思政课教师的殷切期望,都使我倍感振奋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思想认识上要进一步提高对思政课建设的政治站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适应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的精髓要义和科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努力实现思政课建设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同频共振,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向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的科学有效转化。

我是从法学专业课教师转向思政课教师的,多年来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经历,切实体会到思政课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和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上任重道远,在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方面思政课教师的责任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政课如何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成为当下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我个人认为,可以从明确课程定位、整合资源、拓展路径和提高教师法治素质等方面多下功夫,真正发挥思政课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部客洪刚副教授

大家有一个切身感受,第一,就是能够体现党和国家对思政课重视程度,能开这样一个专门的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能有“3.18”这样一个讲话,是对思政课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当然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第二,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对于思政课的一些问题进行把脉,开出了一些药方,这些药方也都非常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我们思政课教师需要根据这些“药方”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这篇讲话是我们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包括后续开展相关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接下来,我结合讲话中的一些要点,谈一下自己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讲话中提到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到学生,尤其强调灌输性与启发性要相结合的问题。对于人来说,人们总是能够超脱出外界输入的信息而有所获得。在思政课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也是一样,需要我们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渗透时也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仅是通过对课堂的理论内容的讲授,也要考虑在课外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其落实到行动上;要从我们的思政课超脱出来,启发他们对所有其他课程进行学习,进行落实。我们注意到,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就灌输而言,不光讲理论的透彻性和逻辑性对学生有影响,能够给学生描绘出理论与他本身有非常紧密的厉害关系,可能会更加有说服力。我就说这些,谢谢。

马克思主义学部于慧颖教授

刚才各位老师说的,我很受启发,学习习总书记“3.18”讲话及《求是》发表的这篇文章,我是有这样的感触。习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思政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思政课在教育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说他重要是因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们该如何看待思政课?习总书记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高度来对待。又比如说在学习讲话里面有这样的话我印象比较深刻,他强调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强调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思政课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要搞清楚。作为一线教师,我的感触是非常深的,在讲话里面习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要有信仰,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有信心和信仰?他强调,作为思政课教师,自己本身要有情怀,政治战位要高,要有信仰,在这过程中,我们通过知识的传授,通过在知识传授过程之中把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我觉得在这里面习总书记不仅仅是提到了问题,有一种问题意识,同时也给我们开了一个“药方”,强调要坚持“八个统一”,从知识性到价值性,理论性到实践性等方面。我作为思政课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能够做到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价值性,这个转化是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我们未来在教学改革以及教学研究之中所应该重视的,也是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关于价值性与知识性如何统一的问题。如何能够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树立起坚定的信仰,对我们党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那就是要注重理论的彻底性。马克思曾经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善于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善于讲我们党的历史发展,他强调学习“四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我们要把这些问题讲清楚,只有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之上对我们的制度、理论体系等方面信服,从而坚定“四个自信”。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从问题意识出发提出思政课当前存在的问题,又给我们开出了“药方”,该如何去做。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第一课堂真真正正的把理论讲清楚,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使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仰,在未来发展中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部杨志平教授

“3.18”讲话全文发表后,我又重新学习一遍,深刻地感觉到总书记的讲话非常实在,十分懂思政课。总书记在这篇讲话应该是做了十分充足的调研之后形成的,是我们搞好思政课指导性文件。总书记在讲话当中谈到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要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此我谈点我的看法。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搞好思政课就要想方设法地把思政课的教师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这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鼓励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想办法。每位老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怎么去进行思政教学,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要老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这个课就能够讲好,这是一方面。因此,有一个越来越好的机制,是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关键。所以,希望围绕着这一点进行改革,尤其是要深化对教师评价机制的改革,尽快把破“五唯”落到实处,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去。另一方面,从教师本身来说,也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思想水平。客观地说,虽然现在国家对思政课非常重视,但是在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矛盾还比较多。我们在各种矛盾还没有理顺的情况之下要做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需要思政课教师有胸怀、有格局,能够重大我,轻小我,能够站在国家民族立场上考虑问题,把课讲好。要讲的有血、有肉、有灵魂。我经常做这样的比喻,讲好思政课就得思政课的皮、肉、骨髓都要讲出来。把理论讲出来,让学生有所认知,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皮”;在这个基础之上让使学生产生认同,包括理论的认同和情感的认同,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肉”;在此基础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能够自觉地应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骨”;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坚定的信仰,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髓”,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后要讲到“四个自信”,落到信仰上面。要真正讲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皮”“肉”“骨”“髓”,正像总书记所说的,要让有信仰的老师来讲信仰,这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总书记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 “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从实际的角度来,我们有多少教师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我感觉我自己是差的非常远的,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要达到总书记所提出的要求,必须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

感受比较深的再一点就是关于教师自身能力的问题。总书记说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学的真本领,不能见学生提问就发怵。也就是说有一种跟学生对话的能力。跟学生对话一方面要掌握好理论,能够结合理论去回答学生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用学生习惯用的语言方式去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个对我们来说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另外我还注意到一点,总书记提出一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应具备的一个重要能力。当代信息技术发展使现在的教学方法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智慧课堂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且由于今年的疫情我们可以看到网上教学作用还是很大的,线下网上教学更好的融合起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和智慧课堂相关的是什么?智慧课堂会积累很多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就是“大数据资源”。我们通过对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所学、所想。我举个例子,上节课给同学们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候,我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谈到我国经济时你能联想到的5个词?学生的答案经过云计算之后,通过智慧课堂以云图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这样就较好地把握了同学们学习的前期基础。这对下面进行有针对性教学很有益处。这是我注意的两点:一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二是要注意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如解答学生问题的能力和智慧课堂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我就谈这么多。

马克思主义学部王英老师

我说一下我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几个点。这几个点其实是一个点,就是在我们思政课教学当中,我们其实是有很多困惑的,比如说,灌输是否是绝对必要的?矛盾的问题讲不讲?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现象我们讲不讲?能不能批判着讲?比如灌输问题,当有学生把思政课当成灌输式教育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自处,事实上,灌输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被当成一个不算特别好的词汇用在思政课上,当学生学思政课的时候,会认为我们这堂课就是来洗脑的。在思政课教师研究自己教学方式的时候,灌输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自己似乎在回避的问题,殊不知,灌输式教育不等于填鸭式教育,灌输式教育存在的根本前提在于告诉受众一个原本他们不知道的道理,至于讲授的过程可能是有差异的。“3.18”讲话强调“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等等,在原则的意义上以一种文件性的方式将灌输、批判等以往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东西确定下来,让思政课教师面对自己讲授的真理更加自信,面对现实问题或者困境的时候能够以学理的方式思考问题而不是以纯政治的目的思考问题。比如说今年引起重大轰动的张玉环冤假错案在课堂上讲不讲?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讲?这些疑问或者更确定地说是顾虑可能在“3.18”讲话当中能够给予我们明确的指引。总体来说,“3.18”讲话让思政老师更加自信。我就说这么多。

马克思主义学部孙成武教授

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这篇讲话非常及时。因为现在思想文化多元化、多样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严重,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时刻做出这个讲话是非常及时的,对我们如何办好思政课的一些具体的思路,一些方法讲的都非常明确,讲得非常具体。思政课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老问题,因为我现在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已经几十年了,从九十年代开始说如何上好思政课,这个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但是也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因为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实践在不断的发展,形势在不断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跟九十年代大学生思想不一样,因为生长的环境不一样,思政课难就难在如何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把党的大政方针,把政治上关键的信息传达给大学生,向大学生灌输正能量,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习总书记在这篇讲话里面讲如何上好思政课?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如何创新?讲的非常具体,尤其是讲了“八个统一”,这八个统一讲的非常明确。同时习近平同志在这篇讲话里面也谈到讲好思政课,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非常关键。因为思政课有两个主体,一个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另一个主体是教师,教师本人的理论素养如何,知识结构如何,尤其是思政课教师的思想品行如何,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思政课首先是它的政治性,习近平同志讲的几个统一,也讲到政治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问题。思政课政治性是第一位的,这个课不同于一般的知识课。我给学生(研究生)讲课的时候,讲现在党的政策是对社会科学研究要区别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比较特殊,这一学科不能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也区分不开,咱们首先突出的就是政治性,政治观点不能出问题。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对他们灌输知识可以说非常重要,但是首先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让学生理解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最终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百年大计的问题,指向非常明确,所以说,政治性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让学生成为未来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这是非常关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讲话里面对如何办好思政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把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课堂上,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思政课的主要职能是教书育人,办好思政课关键是课堂,课堂是主要阵地,课堂如果把握不住,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纸上谈兵。现在形式主义的东西比较多,尤其在思政课方面,各种各样的评比、评估、考核,当然这种形式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太过,如果搞的太过,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不但要搞教学科研还有日常生活上的事情,如果每天忙于评比和比赛,老师就无法集中精力讲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学是潜移默化的,要靠平时脚踏实地的努力,而不是靠广告效应,靠评比评估,督促教师讲好思政课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太过,形式上的东西搞的太多,冲击了教学本身,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所以说,讲好思政课的关键是要把握住课堂,如何让学生做到真懂,真信,真用。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知识课,比如理科的课堂,一个数学公式就能推导几十分钟,提几个问题,学生一回答可能这个课堂基本上时间就差不多了。思政课还是主要靠教师的讲授。不管在课堂上怎样互动,老师的讲授还是主要的,所谓课堂互动等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主要形式还是要靠思政课教师本身,教师对思政课本身的理解,对党的大政方针的理解,对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的理解,这是非常关键的,如何把这些信息真正传达到学生当中,让学生真正接受,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何讲好思政课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但是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在有些方面思政课课堂环节还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从我本身来讲,我讲了几十年思政课,我也不能说我的教学做的十全十美了,学生真正接受了,我还没有这个自信。对思政课教学中的问题,怎样解决,怎样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真正把教材当中的思想、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课堂当中,使之真正进入学生头脑,这个课题值得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这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我就说这么多。

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庞立生教授

刚才大家结合学习总书记“3.18”讲话的具体内容,谈了自己的体会,非常受启发。我个人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思政课怎么看?二就是思政课怎么办?怎么看?总书记强调,应该放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应该放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思政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思政课怎么办?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老师应该具有六个方面的素质,以及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这些都为思政课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线的思政课教师,我们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思想、讲政治、懂理论、会教育。思政课首先要有思想,因此总书记在这篇文章里面特别强调,思政课是什么?思政课的不光有政治性,它的专业性、学术性、思想性不亚于任何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总书记在这里强调,思政课不光要有政治性,同时要有学术性、思想性、专业性。总书记对于思政课教学为什么难,有着非常真切的体会。例如其中谈到思政课的综合素质要求高,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问题总在变,知识在更新,还有对思政课老师的人格要求等等。思政课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我们能不能做到使我们的理论,使我们所讲的道理入脑入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思政课老师传递的是信念,传播的是思想,传授的是方法。要想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念,首先必须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关于政治的知识和道理就够了,而是要改变他思考问题的方法论。例如,怎么引导学生来看待中国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绕着问题讲,肯定不行。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怎么引导学生看待中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把握住这些问题的性质,把握这些问题的分寸,把握这些问题的主流,把握到问题的方向,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思想,辩证地看待问题。思政课是有思想的大学问,有智慧的大课堂。大学问要讲出大的思想格局,大课堂要讲出大的人生境界。所以,总书记认为思政课老师应该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对人生都没有丰富深刻的体验,讲的道理都是非常直白直观的,非常浅显的,就不足以说服学生。思政课要表达关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社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真理,使学生体会说法背后所蕴含的想法和方法,领会道理背后所蕴含的真理和情理,要求老师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只有如此,思政课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所讲的思想才可能是活生生的真理。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思想的魅力,还要有人格的魅力。为什么要有人格的魅力?思政课是一个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老师如果没有思想的魅力,就很难使学生信服;没有人格的魅力,就很难感召学生。因此,总书记讲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在一定意义上,学生不仅从老师们所讲的知识道理来体会你所讲的价值观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他要通过你的所作所为去印证和确证你做出来的价值观是怎么样的。这就需要教师们要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因此,学生对价值观的认同不仅要看说出来的价值观是否有理,还要看做出来的价值观是否可信。思政课老师要有人格魅力,就是要有正气、大气、勇气,正气就是要旗帜鲜明,凛然正气,理直气壮的讲好思政课。大气,就是要开放包容,用你的情怀感染人,用你的马克思主义的境界引领人,用你的信仰感召人。勇气就是要有推进理论创新的勇气,要直面问题,与时俱进。在这个意义上,思政课教学不仅是一项职业,是一个专业,更是一份事业。我们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情怀,决定了思政课教学的思想境界。思政课的教学和科研是一体的,把问题想明白是科研的学问,把问题说清楚是教学的艺术。只有想清楚,才能说明白,想清楚是说明白的前提。所以,我觉得总书记“3.18”讲话里面对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要求。对学部的老师来说,这些原则要求都是我们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遵循。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基于大思政理念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我们学校提出的大思政理念,意味着格局要大,境界要大。大思政首先体现在协同育人、合力育人方面,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有机结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要同向同行,大中小学思政课要一体推进。目的都是要实现协同育人、合力育人。大思政,不仅要大处着眼,还要小处着手,要以小见大,这个小最终要落实在我们的教学课程模式的改革上。我们提出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到“问题精准、内容精当、过程精心”,目的也是要使我们的教学模式从注重知识体系的全面性,进一步转变为注重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提高育人的实效性。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的研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来切实推动我们的思政课教学改革。

下一步,社会科学处与马克思主义学部将深入落实工作方案要求,组织思政课教师加大对文章的宣传阐释力度,从学理角度、学术高度深入剖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重大论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持续组织开展主题聚焦、形式丰富的学术研讨活动,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Copyright ©2016 marxism.ne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